姓名:蔡谨
性别:女
民族:苗族
籍贯:湖南省永顺县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级班级:2020级数师(定向)三班
座右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事迹简介:
定点帮扶反哺母校,抗疫支援获“市感谢状”“省优秀抗疫志愿者”,支教三年获“团中央优秀志愿者”。现任湖南省“青年公益社”副社长,在田间地头公益行动1600 h,覆盖15000余人,引领省级团队获“中国年度慈善榜样”。
连续三年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公益校园之星”等奖项89项(国8项、省6项、校一等奖15项)。受州广播电视台采访,被红网等报道40余次……
尊敬的评委老师:
九年光阴,她从初中起就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天津市、湖北省临界、长沙市、沅陵县、永顺县、保靖县、吉首市等都有她公益行动的身影。
个人事迹在红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报道40余次,受到州广播电视台和校媒采访……
图为 蔡谨被红网等媒体报道40余次
一、投身公益,求真求实
志愿服务1600余小时,覆盖15000余人,她的爱已成为一种习惯。
战“疫”有我,冲锋在前:800余小时的抗疫支援工作,被团中央点名为“优秀志愿者”。❶她是抗疫守门员:校内每一次核酸执勤都有她的身影,累计志愿执勤50余次;❷她是抗疫服务员:响应永顺县号召,加入抗疫青年突击队,坚守社区整个假期;❸她是抗疫讲解员:回访母校溪州中学进行全民抗疫宣讲;❹她更是抗疫号召人:自发组织亲友支援抗疫、捐赠物资。
支教三年助力乡村振兴:吉首大兴村、永顺石堤镇、永顺慈爱园、吉首双塘镇都有她支教的身影。由于乡下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蔡谨一人就担任了整个学校的理科老师,尽管条件极为艰苦,她却从未享受过特殊待遇,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她发挥专业优势,借助“七彩假期”,与团队共创“网络云课堂”,做孩子精神的呵护者!
图为 在吉首大兴村支教
2022年,蔡谨获评“公益校园之星”时,一直在想奖金的用途。当时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在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拿出资金为永顺县抗疫捐赠800元;为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获得市感谢状;还为她曾经支教过的地方——永顺县慈爱园捐赠了500元书籍。
二、小我模范,引领前行
组建“角落行动”公益队:2019年她突发奇想,希望自己不止作为参与者帮助他人,更要作为带领者,引领前行。于是她号召当地青少年,自发组建公益队,去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给老人们购买蛋糕、过集体生日会;在永顺慈爱园,蔡谨还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书籍和文具用品。
湖南省“青年公益社”副社长:作为省级项目的副社长,她每年都会组织并参加公益行动。她组织的“逐光计划”去到沅陵县、长沙市、永顺县等地区,开展公益授课、讲学,组织义务植树、捐书活动等20余类自发性公益活动,获评2023年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榜样”。
她成功从单打独斗,到带动家乡上百人参与行动!
图为 作为湖南省“青年公益社”副社长,组织“逐光行动”
三、定点帮扶,反哺母校
有这样一个陌生人,她再熟悉不过——比她小4岁的庹玉涵。2018年,16岁的蔡谨考上了吉首大学,从母校毕业接受采访时说到:“感恩之心,我必有之!如果没有母校溪洲中学的帮助,我连学费都支付不起。”16岁的蔡谨便向母校申请创办“星火计划”,让毕业生有机会帮助学弟学妹一对一帮扶,实现跟踪培养,以此反哺母校,而庹玉涵便是蔡谨定点帮扶的对象。
从刚开始为庹玉涵购买她所买不起的文具用品,到无偿辅导庹玉涵的每一道题目,到生活、衣食上的暖心照顾,再到涵涵的母亲登门言谢。如今,庹玉涵已是湖南警察学院的大一新生了。
四、严谨治学,永不服输
她是专业第一的保持者,专业课绩点4.2,荣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年度慈善榜样”、省“优秀志愿者”等,共计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6项、校院级共计89项(校一等奖15项),曾获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三等奖;“SPSSPRO杯”数学建模大赛2次国一等级;主持参与大创项目3项,课题2项。
图为 蔡谨部分证书
她时刻提醒自己,过去的荣誉不是终点,继续奋斗力行!
五、参军入伍,磨练韧劲
“大学生,当兵去!”这是埋在她心底六年的想法!大学毕业后她打算参军入伍,现在她是吉首大学民兵预备大队的一名队员,获评“优秀教练员”。
图为 在保靖县慈爱园带训
她将军旅情怀传递给小至6岁、大至20岁的青少年当中。在慈爱园带训时,一名6岁的小朋友对她说:“蔡连,长大后我要成为和你一样的军人,去保卫我的祖国!”也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她去到保靖县来到孩子身边的意义所在!
六、将公益带回老家,把快乐传给乡亲
她来自湖南边陲湘西地区一个六口之家,面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父亲,四五岁便跟母亲下地劳作,小学每天9公里的上学路,让她坚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8年,她一手锄头一手笔,以全县第17名的成绩考入吉首大学,为了减轻家中的压力,果断选择国家公费定向师范生,立志扎根湘西做一名基层教师。
虽经历过黑暗,但依然向往光明。蔡谨是靠着扶贫才上的大学,因此对“感恩”二字的感悟更深刻于常人,自大一起她就勤工俭学,做过家教、培训班老师、奶茶工、收银员……前后挣得四万元,补贴父亲的医疗费用。
外婆常说一个人待乡下无聊,她就回村创建“夕阳红文化艺术团”,带领乡亲们唱山歌、跳广场舞;她在田间地头宣扬红色文化,独立创作“荣耀100年”等红色节目,自建放映室,让老一辈体会到更多爱国情感。
图为 印发40份自制党课宣讲CD,并分发给乡亲
她还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把宣讲课堂带到田间地头、屋场院坝,四年内参与开展理论宣讲活动110余场,受众达5000余人,其中农村受众3000余人。她和团队致力把党史宣讲传递至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用足迹丈量湘西,用行动回报家乡!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将公益精神传递至整个校园,整个社会,她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