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先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建设 | 思想引领 | 团务公开 | 社会实践 | 创新创业 | 校园文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 孝心大学生相关文件
· 吉首大学2023-2024学年“青年...
· 吉首大学第八届“孝心大学生...
· 2023“芙蓉学子·社会实践奖”...
· 第九届“励志校园之星”罗彬城
· 第九届“励志校园之星”林嘉
· 第九届“励志校园之星”周福清
· 吉首大学第八届“孝心大学生...
· 第九届“公益校园之星”黄鑫
· 第九届“公益校园之星”江桢旖

“芙蓉学子·榜样力量”候选团云上学堂申报材料

2018年11月28日 18:14  点击:[]

扶贫正青春,“云上学堂”在行动

——吉首大学“云上学堂”公益团队教育精准扶贫纪实

联团村属于国家级苗族贫困村,它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海拔最高的莲台山上,有“吉首屋脊”之称,这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种地吃饭靠老天,没有水泥路,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网,更没有学校,孩子们每天要徒步往返10公里险峻的山路去读书。优美的自然风景掩盖不了联团村深度严峻的贫困现状,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群吉首大学的学生来到这里,他们被这里的贫困程度震撼,他们在思考,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他们决定把学校搬上高山,要把优质教育资源带给苗乡村民,“云上学堂”应运而生。2015年6月他们组建“爱在联团”实践团队,利用前期公司经营积累的培训资源和经验,开设数字化网络“云”学堂,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脱贫”培训模式,在贫困山区云端建学堂,在互联网背景下建学堂,怀着“思想扶贫、智慧扶贫、技能扶贫”的初衷,他们实施了“教育助学脱贫工程”、“村民素质提升工程”两大工程,着力转变村民脱贫观念,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

一、“教育助学”圆了贫困孩子们的读书梦针对联团村教育资源极度缺乏,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适龄学生求知欲、求学欲不高,村中从无学生考上大学等情况。他们利用学校优质的教育科技资源,结合当地学生特点,实施了从心灵关爱到课程辅导,再到素质提升的教育助学模式。

1、针对联团村留守儿童、孤儿较多,孩子们缺乏亲情陪伴,缺乏心灵慰藉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式的心灵辅导,在志愿者与联团孩童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以朋友或接近家人的关系,填补他们自幼缺失的父母陪伴,促进孩子们心理健康成长。

2、针对联团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现状,“云上学堂”采用“1+N”特殊帮扶方式,把集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低年级(学前、小学、初中)学生,实行课堂集中学习培训;高年级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针对他们的学业困难情况,每门课程安排专一的辅导老师入户辅导。

3、针对山上孩子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开设“云上华尔兹、云上交响乐、云上绘画艺术”等“云”系列特色课程,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充分享受了优质艺术资源。他们在寒暑假期、周末、六一、十一等节假日时间里,开展周期素质拓展与兴趣引导。利用“穿越网墙”、“极速传真”、“静音拍数”等活动,锻炼孩子们的集体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及个人领导能力。

4、为推动教育助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云上学堂”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微信课堂”。2017年,联团村在扶贫工作队及各社会单位的帮助下,实现了家家户户通网络,“云上学堂”建立了“美丽联团村”微信公众号,依托于互联网对联团村的孩子进行“云上”教育辅导。例如高中生石贵花,团队通过微信对她进行课外辅导,帮助她解决作业等难题,而其他孩子也能合理利用手机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学习难题。

“云上学堂”不仅带动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更带动了一个家庭的共同学习。如石光富一家就是联团村的教育学习模范。石光富,初中学历,乡(镇)内务工人员,与妻子共同孕育了5个孩子,四女一男。经过“云上学堂”的学习培训,他已经创办了养殖种植基地,利用微商买西瓜。村民石光富感慨地说:“做农民也要有文化,能给我技术就是给我财富!”“养儿不读书,等于养头猪”他一改往日的态度,积极支持自己五个子女上学读书,其中最大的女儿已经满二十岁,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目前就读于邵阳学院,最小的女儿也在上小学。

石绍金是联团村最困难的扶贫户。一家共6口人,四个女儿中,大女儿已出嫁,二女儿石贵银,23岁,文盲或半文盲,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三女儿石贵花读高中,四女儿石娟目前正在上小学,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微薄的零工收入,难以负担繁重的教育费用,自身无力助学。在2015年以前,石贵银只能长期待守家中,无法享受与同龄孩童同样的学校教育,也无法进行劳动生产,长期把自己封闭在黑暗的角落;但是通过“云上学堂”辅导帮助,现在的石贵银自信,开朗,每天都带着微笑快乐生活。三女儿石贵花的求学之路布满荆棘,初中毕业以后,因负担不起昂贵的高中学费,只能外出打工,但在“云上学堂”团队成员的一再劝说及帮助下,最终选择回到高中继续上学,2018年走入高考考场。云上学堂团队做好跟踪帮扶,指导已上线的她填报高考志愿。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在“云上学堂”生根发芽。石贵花再送给“云上学堂”的感谢信中说:“唯有我好好读书,今后才能像你们一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他人”。

四年来“云上学堂”实施的“教育助学脱贫工程”在联团村累计进行1+N辅导1643次 3626小时,艺术类课程270余次,素质拓展课程60余天,云系列特色课程169课程,多媒体教学74次。打破2015年前学前教育为零的情况,经劝导回归学校的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学生3人。通过四年来学校及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我校139名师生与当地孩子结下深厚的友谊,通过言传身教,用自身榜样的力量引领他们“寻梦”、“追梦”、“圆梦”,陪伴联团村的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联团村五名学生先后考上了大学,穷乡僻壤之地终于出了大学生。

二、“素质提升”强了苗乡百姓的致富力他们邀请我校相关专业的博士、专家和湘西州高级农业技师走进联团村,对村民开设政策理论宣讲、创业意识、种植、养殖技术、营销手段等实用型技能培训,并手把手指导种植养殖。

1、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服务团队,以走访、集中宣讲、观看影片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展板宣传(2块)、发放传单(400份)、现场解答(一场)、田间访问(80人次)、座谈会(一场)、组织播放影片(6场)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农民群众宣讲中央政策、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向政府部门反映基层群众的情况。

2、举办村民文明素质养成讲座,宣传现代先进人应所具备的文明素质,讲究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已个人的素养,例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等等。提高村民个人素质、建立文明村寨。

3、开设农技知识培训班,聘请吉首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贾明亮、杨龙斌、黄德茂、张老八等优秀教师担任养殖专业的教学。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创业意识、创业方法等方面的培训,采用创业+养殖的方式,让村民能够更快的掌握好方法,增强创业能力,尽快的脱贫致富。在“云上学堂”的帮助下,村民的科技兴农意识逐步增强,尤其以村民石东林为代表,他们一家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并以此掌握生姜种植和家禽养殖技术,最终实现脱贫。石东林家现有鸡1000多只,鸭子200只,黄牛2头,山羊40多头,蜜蜂20多桶,年收入突破10万元。石东林老人感慨的说“云上学堂”让我们感受到了技术致富的甜头!在石东林的影响下村民思想开始转变,行动起来,他们开始养牛、养羊、养鸡、养猪、养鱼。

4、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活动,“云上学堂”聘请专业的营销教师对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告诉村民过剩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进行销售方法,帮助村民掌握销售技巧、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四年来“云上学堂”实施的“村民素质提升工程”累计走访村民1050余人次,集中政策宣讲54次,座谈会48次,把国家的“准扶贫”政策落地,帮助村民学习政策,并申请相关补助和创业扶持。村民的经济方式由靠天吃饭、自给自足转为大批村民开始规模化养殖、种植特色物产,山村建立“石蛙养殖”“鱼鸭养殖”基地,并借助互联网云端批量销售。截至2017年,联团村较高质量完成了联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89人(兜底1户1人)“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户脱贫”任务,同时高标准实现了“三率一度、两个完善”的“村退出”目标。联团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1400元增长至2017年的12000元,2017年联团村已经整体实现脱贫摘帽,联团村先后被评为“扶贫攻坚示范村”“脱贫攻坚先进村”,村民参与医保、社保率达100%。

2018年7月,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云上学堂将在联团村的成功做法,移植到保靖县土家族聚居的新码村,根据新码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公益扶贫活动。为解决该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而产生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建立家长学校,开通家校通微信交流平台,运用互联网学习育儿经,劝导3位家长返乡务工,陪伴孩子成长。并组织村民学习罗汉果种植技术,协助扶贫工作队发动村民成立罗汉果种植基地。

三、“思想洗礼”铸了时代青年的责任魂“云上学堂”在教育精准扶贫实践中,真正实现了让大学生“理想落地,信仰生根,爱心开花,知识结果”,让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接受社会教育和思想洗礼,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积极担当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将创新创业成果惠及广大贫困地区,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四年来,在“云上学堂”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出大批优秀大学生。团队获得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百强团队”“最具影响好项目”等各项国家级荣誉9项,所创作的公益作品及团队成员获得全国奖18项。获得“互联网+”公益创业大赛等省级奖项19人次;团队成员139人中有29名同学先后入党,97人获得各类奖学金。团队的公益活动被团中央、国家民委、中国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120余篇,省级媒体报道300余篇。被教育部高教司吴爱华处长高度评价,被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处作为互联网+大赛公益创业典型推广。

这四年他们的“扶智、扶技、扶弱”不是解决一顿饭的问题而是解决了一辈子吃饭的问题,不是解决了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一个村的问题,他们不仅想改变一个村,而是想覆盖所有的贫困村。未来,他们将始终践行吉首大学“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的理念,并希望“云上学堂”立体化教学脱贫模式可以复制到武陵山区的贫困村庄去。“云上学堂”在联团村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在保靖县新码村取得了很好的扶贫效果,今后也将继续践行“立体化教育脱贫模式”,服务更多的贫困村民。

上一条:“芙蓉学子·榜样力量”候选团湘希计划申报材料 下一条:“芙蓉学子·榜样力量”候选人哈尼克孜·哪斯尔申报材料

关闭

版权所有: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管理员邮箱:jidatuanwei@163.com

电话:0743-8563619  邮编: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