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团委在学校党委行政及上级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两个服务”发挥团的先锋队作用,扎实推进团的工作创品牌,立足青年学生实际,强化“四个认同”,服务民族学生成长有实招。具体汇报如下:目前我校青年学生中,民族成份多(4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多(5918 人);新疆、西藏边疆民族学生多(806人)。
一、坚持思想引领,理想信念教育有特色
1、 校团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创建了“民族情对话”、“民族团结你我他”、“我为边疆献青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百万师生国旗签名等教育品牌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国旗下话成长”、“青春情·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与信仰对话”的专题讲座。
2、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开展了“校园之星”“孝心大学生”的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阿布力克木、“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洛松尼扎、田晶晶、石静咏诗、校园之星哈米拉提、祖力、本拉登等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
二、注重文化塑造,校园文化立人显实效
1、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组建了民族学生艺术分团,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排练特色节目积极参加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艺术展、青年文化艺术节等各项赛事,硕果累累。如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艺术团分团作品《戏秋》、《印象湘西——龙鼓》等节目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刀郎舞》《酉水谣》等作品获得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2、每学期结合少数民族节庆日开展了“共叙民族情·同圆中国梦”古尔邦节文艺汇演、“怀中国梦·畅藏族情”藏历新年节庆活动、“百万师生同跳摆手舞”活动、打造了“传承非遗·你我有责”湖南省大学生保护湘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进校园系列活动。充分的利用本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优势,立足实际,创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体系,彰显我校少数民族品牌特色文化。
三、坚持实践育人,专项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奉献基层。
坚持实践育人,每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1000余人深入武陵山腹地开展“走进武陵山”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38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赴古丈县山枣乡九年制学校开展帮学助困志愿服务;组织20名来自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前往湘西苗寨—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开展“一访二进”扶贫教育实践活动。
2005年—2016年我校已择优选拔230名志愿者到西部地区服务,其中少数民族同学有107人到新疆、西藏、广西、江西、宁夏、重庆、湖南等省份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四、搭建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
1、资助少数民族学生。
坚持人文关怀,以“理解、尊重、关心”为基础,遵循“严、细、爱”的方法,积极营造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实施“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计划”,每年资助 100 名少数民族学生总金额达 30 万元,用于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学生。
2、建立健全联系和参与制度。
建立专职团干直接联系青年“1+100”活动制度,线上参与人数3814人,互动214次,线下活动258次,点赞评论互动数1482次。
3、搭建平台,维权帮扶。
依托“青年之声”平台,开展“校职能部门领导与青年学生面对面”、大学生提案大赛、“同学,我想对你说”等活动,参与的少数民族学生4600人次。
五、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
结合学校所处民族地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整合资源,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创业,与学校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共同培育和孵化了“百合精加工技术研发”、“湘西乡村旅游规划”、“精灵影视”、“必趣网”、“湘西生活网”、“凤飞传媒”等品牌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吴涛等同学作品在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王建霞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湘西桑源有限公司在2016年“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少数民族学生代表阿布力克木·麦麦提阿布都拉同学获得全国“创业英雄100强”称号,米娜、库布里克等同学开办的公司获得湘西自治州创业优秀项目。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申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资助基金,选送的《大润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等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湖南省创业基金7万元的无偿资助。
通过“四个认同”教育和真情帮扶实践,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政治素养得到提高、民族情感得到增强、学业成绩得到长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近五年,60%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