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先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建设 | 思想引领 | 团务公开 | 社会实践 | 创新创业 | 校园文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 知识为基,动手为主——吉首...
·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吉首大学“三下乡”助力启蒙...
· 吉首大学“三下乡”:志愿下...
· 助力乡村志愿行,领导慰问暖人心
· 探寻营汛遗址,体悟历史温度
· 文旅融合,共促发展
· 遗址活化,文化为髓
· 筑梦生态,童心未来:吉首大...
· 中寨村党支部书记龙明良慰问...

精准下乡致脱贫,真正支教感民心

2016年08月30日 11:27 杜玉姣 袁宏宇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杜玉姣 袁宏宇)“精准下乡致脱贫,真正支教感民心。当吉首大学爱在联团社会实践服务团再次来到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时,联团村村秘书石成强肯定地说道。


   今年是2016年,是吉首大学爱在联团社会实践服务团第二次来到联团村进行社会服务活动,也是吉首大学驻矮寨镇联团村扶贫工作组来联团村工作的第四年。这四年时间里,联团村时时发生着改变。


云上学堂,教育上山再筑联团梦




   “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孩子的教育是核心的教育。自从去年云上学堂开课以来,村民和志愿者们都看到了孩子们的巨大变化。


        “教育方面是最好的。在志愿者与联团村村秘书石成强的聊天中,石秘书说道。这让我们想起了刚来联团村时,村民亲切的话语。

       “你们来了,我们的孩子都挂念着你们,想着你们开课呢!志愿者进山之时,村民早已静静等候在村口,当村民们与志愿者们两眼相聚时,他们亲切说道。一句朴实的话语,透出了联团村民对志愿者们的期待,对下一代教育的迫切关心。他们渴望孩子成才。

   抵达联团村,支教队员便立刻在千年古树下摆起了临时报名点。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在闲静的农村。原本还担心着是否会有孩子来报名,可当志愿者还未摆下桌子,就已经有一位孩子等在了树下。

       “……我想报名。

       “好啊!

   没有问有哪些课程,没有看过自己喜欢哪些课程,石贵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催着志愿者报名了。

   石贵银是第一位来报名的学生,也是一名特殊的学生。据悉,石贵银在很小的时侯发生了一次意外,导致脑部受损,留下反应迟钝、说话吐字不清等不良症状。她也因此性格大变。直到去年志愿者的到来,她才渐渐走出家门,走到人前,进入筑梦学校石贵银在'筑梦学校变化很大。村支书石光生说道,在联团村这些孩子中,她的变化是最大的。

   以前的石贵银总是一身脏兮兮的待在家中,不爱整理自己,不爱出门,不爱叫人,也不再上学。现在她的性格明显开朗了,衣服穿得干净了,爱笑了,偶尔还串串门,大家见了都还奇怪呢。看到穿着和去年一样红颜色衣服的队伍进了村,石贵银就马上赶到村里的千年古树下,等着志愿者。

   报名已经开始了,接下来的时间,陆续有学生赶来,加入自己喜欢的课堂。云上学堂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招收到了31名学生,其中小学生18名,中学生12名,高中生1名。志愿者为高中生进行二对一辅导。

   在云上学堂,除了石贵银,还有两名特殊的学生。

        “老师,还可以报名吗?一位老人说。

        712日,当支教团志愿者音乐老师唐婧正在给同学们激情上课时,一位老人手拉着两个孩子出现在了门外,想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加入云上学堂。孙子石泽宇9岁,孙女石书婷11岁。

   据悉,老人与孙子孙女现居住在吉首市,暑期放假,老人本已经在吉首市为两个孩子找好补习班,但听闻吉首大学爱在联团志愿者再次来到联团村,并且也进行支教活动,老人立即起身,带着两个孩子专程从吉首赶回联团老家,送孩子来云上学堂上课。

   今年,支教团志愿者在云上学堂设立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八门课程,志愿者们竭尽全力改变了在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出课堂,去采集标本、集体学舞蹈、打苗鼓、与志愿者一起升国旗,戴红领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努力结合素质教学和山里孩子的兴趣进行特色教学,让学生们学于乐,乐于学。

        “自去年筑梦学校开班以来,孩子们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爱学习了。石秘书抬起额头,望着眼前的蓝天,太阳正在从山巅高高挂起,他把思绪拉得很长,很长,他说:“有两位同学现在成绩特别突出,一个叫石月倩,一个叫石扬毓。现在村里也已经有了3个高中生,另外2名即将进入高中,这是以前那么多年都没有的……”

   要提高孩子的教育,仅靠志愿者的接力支教,不是长久之计。

   联团村全村有适龄幼儿10人,小学生38人,初中生20人,高中生3人,但村里没有一所学校。小学一二年级都需要到5公里外的大兴寨村走读,三年级以上在矮寨镇或吉首市区小学、中学寄宿,联团村的基本教育现状形势堪忧。自2013年,吉首大学发现了联团村,便立即启动精准扶贫政策,秉承平民大学的理念,成立吉首大学驻矮寨镇联团村工作组,把政策上山,进入联团村。驻村工作组想法子、谋出路,把信息反馈到吉首大学本部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助学就业工程帮起来。针对贫困家庭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吉首大学完善了全覆盖的学生救助体系,实现联团村35名学龄学生全资助。


通水修路,攻坚克难夯实基础


   如今的联团村,就是一个精致的小村。联团村不大,全村一个村两个队共74户人家,都集中在半山腰。家家户户门前的天然水甘之如饴,如新的水泥小道从村口放射,通到各家门口,水泥梯、水泥地、水泥石凳、水泥球场,覆盖了全村。

        “2013年开始,村里的大路小路就慢慢开始通了。到了今年,三分之二的人家都有了自家的自来水。村民石把顺说。

        2013年之前,村里饮水是一项重大问题,人畜饮水都是地层水,村民没有自家水井,没有固定水源,人畜饮水必须从地势低处挑上来,一天挑水三到四回,才仅够一天的人畜使用。村里的大路窄而小,车进不来,只能人步行出行;小路是几辈人走出来的泥路,路陡而地滑,一路走过去,满脚都是茅草划伤的痕迹。而现在,村里一片好景象。

   当讨论到修路的问题时,村支书石光生说。前面干部苦力气,后面干部苦脑筋。一条路,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

   村支书石光生表示,老村支书当任时,就看到了村里的难处,路不通,走不出。于是老村支书就拉他一起开始带领村民修通从山低到村里的路。那时都是从山林里开路,封闭的山林进不来机动车,疏松的地质又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整条路全靠人工出力打通路面,勉强压平路面。遇上雨天,滑坡泥石流频频发生,阻挡了去路。一条路,就这样,一修就是十几年。

   到2013年,路的状况才有所改善。我们最终还是要感谢吉首大学,为我们村子跑前跑后!村民石把顺说道。2013年吉首大学扶贫工作组来到了联团村,也带来了技术指导与挖掘机。吉首大学集同吉首市政府的100多万元修路拨款,从山底破土,开路通往联团村。

   听说要把路修好,村民没有一个不为之激动的,家家户户都愿意自主出力,一起修路。可联团村村民一家全年都靠种地为生,一家子都去修路,这一年吃什么呢?

   为把因修路耽误的农活对村民所造成的损失补上来,扶贫工作组想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采取村民投工得劳的修路方式,让村民放心的投入到修路中来,尽快打通村道;修路期间村民耽搁的农活,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

   机器大于人力,有了挖土机,十几年未完善的大路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而这两年内,大路通,通往每家每户的小路也硬化了。石把顺笑说道:“以前拖水泥要60多块钱,现在30块钱就能到家;以前到村里都懒得串门,现在出去,打赤脚都能走了!

   然而,简单的通路也并不那么容易。修路需要占用的村民自留地、地基等,修路因这些问题停滞不前已经是常有的事了,针对这些问题,扶贫工作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每占房补偿、占地补偿,解决了村民的忧虑。

   路通了,村民也笑了。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一切都好办了!村民石把顺说道。以前的路是自己动手动脚修的,又小又窄,只能步行走出去。下一趟山,四五十分钟,上一趟山,一个半小时多,还得是青年壮汉。由此,小孩儿去外面读书都困难,大多留在村里。而现在,路通了,一趟来回也就7块钱的车程,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宽阔的大路方便机动车的进出,由此村民就可以从山下把砖石运上高山,砖房结构逐渐盛行,改善了村民的住房环境。与此同时,联团村电、业、环境整治也随之改善。

   除此之外,扶贫工作组常常奔波于山上山下,奔东走西,积极为联团村的致富争取到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生态补偿脱贫工作、教育发展脱贫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医疗救助帮扶工程”10项工程,制定联团村脱贫三步走战略,2015年,规划引领、基础先行;2016年整村摘帽、稳定脱贫;2017-2020,提质增效,全面小康。



创新思维,产业转型力推脱贫


   联团村半山而居,四面环山。土地崎岖多石,水源短缺,这些因素致使农民本业发展存在巨大问题,只能以旱梯田为主,生产落后。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联团村村民汉无法在村中发展,特别是青壮年,他们只得外出打工谋生,村中所留村民大多为老弱妇孺。由此一来,联团村大部分田地荒置,传统种植也仅限于水稻、玉米、黄豆和油菜等粮食作物,仅勉强维持住一年的温饱。以致全村贫困面为90%,成为了湘西自治州的特困区。

   产业结构单一,是联团村贫困的根本原因。

        “全靠在家里种谷子种苞谷是不行的!当笔者走进石成文,他说道。石成文是联团村村民,今年52岁,是山沟里的个体养殖户,也是联团村脱贫致富的先行者。

        “养鸡、养鸭、养羊,这些养殖,还要多亏那张档案卡。谈到村里养殖,石把顺说道。那是吉首大学结对帮扶联团村贫困户档案卡。

   早年的石把顺同其他村民一样,留在村中种稻谷、玉米等传统产业,石成文也只经营着400只鸭大小规模的养殖。而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在周边地区打工;部分村民在高山果木种植和鸡、鸭、羊等特色养殖方面进行小规模探索尝试,但前景尚不明朗。为帮助村民脱贫,吉首大学制定结对帮扶联团村贫困户档案卡,给予了联团村村民一定的经济支持,对口扶贫,鼓励养殖鸡、鸭、羊等特色养殖,并每年帮扶2万资金,并提供养殖技术培训。

   在资金和技术的帮扶下,石成文扩大了养殖规模,把鸭发展到600只,并新增200只土鸡养殖。

   当笔者看着山沟小河里成群的小鸭,喜于石成文现在的养殖规模时,现出疑问:“那鸭长大后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吗?

   小鸭在河里忽来忽去,石成文一脸轻松,现在有了,除了零卖,也可以直接卖给吉大。这叫消费帮扶。同样是个体养鸭户的石秘书,也扩大规模,发展了土鸡、黄牛、稻田鱼等多项养殖。村民石九哥还在此之外还发展养鱼、石娃等水产业。

   土地种植依托吉首大学驻矮寨镇联团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也改变了以传统种水稻或者种玉米为主的生产方式,通过把全村的土地都集中在一起,做起了集体型的猕猴桃幼苗培育。

   截至目前,联团村居民人均务农收入943元,全村务农人数107人,人均半年收入2527元。联团村全村贫困面积从90%下降到59%三步走第二步整村摘帽、稳定脱贫已基本实现。

        “精准下乡致脱贫,真正支教感民心。吉首大学与爱在联团社会实践志愿者之所以能被村民认可,期待,最终得益于吉首大学爱在联团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是一项持久的志愿服务活动,吉首大学精准扶贫是一次坚定的脱贫攻坚,志愿工作不只是一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扶贫工作也不是初见成效就走人,而是坚持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立足农村,一棒接一棒,与联团村民一起实现脱贫致富,共筑中国梦。


上一条:联团村民齐聚篮球场观看红色影片 下一条:“英雄”或是“狗熊”,一个老人的自白

关闭

版权所有: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管理员邮箱:jidatuanwei@163.com

电话:0743-8563619  邮编: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