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经与团市委、团州委协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力量,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
二、活动对象
所有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2年3月--2023年12月
四、活动原则
1.区域共建。学校团委指导学院、班级团组织及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与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年之家”、青少年宫等团的基层组织和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结对共建,结对关系保持相对稳定。
2.保持常态。在校期间以学校所在地报到为主,寒暑假期以居住地报到为主,各学院统筹用好青年志愿服务、社区青春行动、“三下乡”、“返家乡”、“千村调研”等实践载体,实现结对、报到常态化和长效化,提升参与面、覆盖面。
3.项目化实施。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供需情况设计工作项目、目标任务和职责清单,常态化开展工作。工作项目动态调整,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济困助学、就业创业、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科技推广、卫生医疗、政策宣传等方面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实践服务团队和工作项目。
4.社会化运行。校地双方共同探索社会化资源配置方式,采取众筹、共享等多种渠道,为项目实施提供人才、资金、阵地等资源,努力为工作提供保障。
五、活动内容
各学院发挥专业特长和人力资源优势,围绕地方和基层重点工作领域,创造性培育实施工作项目。主要包括:
1.参与社区治理。围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法律普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共安全、困难救助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计献策,开展服务。
2.开展课后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素质拓展、自护教育、心理健康等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方式,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起云支教”、“云上学堂”、“七彩四点半”等为阵地依托,常态化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3.组织社会调查。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研究课题、兴趣爱好和基层需要,访民情、察社情、知国情,有针对地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成果。
4.开展文体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律、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以书法、绘画、歌曲、舞蹈、话剧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公益性文化宣传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5.促进基层团建。协助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参与基础团务、活动设计、项目实施等。
六、工作安排
1.摸排需求。各学院团委根据结对安排表(见附件1、2、3)或自行联系摸排有需求、有条件的县市、辖区内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明确服务内容,形成项目清单,填写《吉首大学XX学院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服务登记表》(见附件4)。社区选取标准为基层团组织班子配备齐全,能为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活动场所并提供相应保障,社区内有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
2.组织结对。坚持组织推荐与自愿合作相结合,各学院团委根据结对安排表或自行联系有需要的团组织,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组织学院团支部与社区基层团组织结对,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形式开展服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每季度至少在结对社区开展相关帮扶工作1次。
3.活动开展
(1)在校期间。以日常报到为主,各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向城乡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年之家”、中小学、企业报到,采取校地共建、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学生可按需开展线上远程工作。
(2)寒暑假期。以集中报到为主,以“三下乡”“返家乡”“千村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基展治理、实地调研、兼职锻炼等社会实践。
4.认证评价。每名学生至少参加1个学期(半年)的日常报到类工作项目或不少于1个月的集中报到类工作项目。对表现优秀的可推荐兼任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副书记、委员或团建指导员、青年干事等职务,进行重点联系培养。各学院每年组织不少于25%的团支部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将纳入各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
社区实践活动采取学院团支部与地方基层团组织协同管理、双向评价制度。各学院团委应将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情况作为学生团员参评各项团内荣誉、推优入党和骨干选育的重要参考,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团员符合志愿服务标准的工作计入志愿服务时长,将兼任基层团组织职务等团内激励内容记入“智慧团建”系统。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将其纳入重点工作内容,指定专人负责。各学院要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活动,主动对接相关实践单位,充分挖掘实践岗位,明确服务项目、岗位需求、人员条件、服务内容、服务时长等,提升服务效果。
2.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统筹确定指导教师,为报到学生购买意外保险。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判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4.创新形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实现长期长效服务模式。
5.务求实效。请各学院按照工作安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根据地方基层团组织反馈情况,及时认定评价记录学生团员社区实践情况,将其纳入到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活动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让实践育人成效真正成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
各学院须在11月21日中午12:00之前将《吉首大学XX学院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服务登记表》(附件4)Word版本、盖章扫描版发送至校团委公共邮箱jidatuanwei@163.com。各学院每月20日下午17:00之前报送《吉首大学XX学院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进情况统计表》(附件5)和每个季度(分别在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上报社区实践工作案例,Word版本、盖章扫描版发送至校团委公共邮箱jidatuanwei@163.com。
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202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