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先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建设 | 思想引领 | 团务公开 | 社会实践 | 创新创业 | 校园文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 校团〔2024〕3号关于开展“弘...
· 校团〔2024〕2号关于启动吉首...
· 校团〔2024〕1号关于组织开展...
· 校团〔2023〕35号关于评选吉...
· 校团〔2023〕34号关于做好202...
· 校团〔2023〕33 号关于举办吉...
· 校团〔2023〕32号关于转发《...
· 校团〔2023〕31号关于表彰吉...
· 校团〔2023〕30号关于做好202...
· 校团〔2023〕29号关于举办吉...

校团(2020)9号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06月14日 20:56  点击:[]

2020年共青团工作要点

 

2020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全团大抓基层”工作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和团省委部署要求,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面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展现青春风采、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化“五育人工程”,切实担负起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深入实施“筑魂工程” 

——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学习为重点,继续推进“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的“六学”工作体系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在基层 团组织落地落实,使全校团员学习实际发动率90%以上。

——继续深入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形势政策、奋斗故事等,运用网络新媒体,深入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年之声”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团干部上讲台等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教师团干、青年讲师深入基层一线、走到青年身边面对面宣讲党的理论和主张,全年不少于4场集中宣讲。

——广泛深入开展青年制度自信教育。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用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全球疫情防控中的大国担当、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成果等生动教材,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奋力建小康”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打牢理想信念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关注疫情防控期间舆情信息,完善学生舆情监控体系,组织舆情信息报送和研判工作队伍,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带头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配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完成学校和上级团组织交予的相关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持续实施“青马工程”

坚持“控数量、重实践、调结构”的工作方向,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工作本领提升,不断完善省、校、院三位一体的青马工程培训工作体系,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教学平台、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考核机制规范化、科学化、精品化。组织开展好原著研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对外交流等培养活动,引导青年政治骨干在脱贫攻坚等一线经受考验。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开展系列活动,强化团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意识,带领学生骨干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三)继续实施“明星工程”

——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仪式教育, 用好榜样引领, 注重以文化人,分类策划和开展爱国主义、 情系国情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与信仰对话”“国旗下话成长”“读懂中国——全面小康,奋斗有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继续开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春榜样 面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孝心大学生” “芙蓉学子·榜样力量”“校园之星”等寻访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鼓励团员青年努力争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

(四)继续实施“贴心工程”

开展“冬季爱心物资发放”“青创吧”等活动,在学业、生活、创业、就业等方面积极帮 扶困难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立足我校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演讲比赛等教育活动,强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增进青年学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继续实施“文明修身工程”

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校园文明清风行动、文明先锋岗创建等教育实践活动,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共青团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突出思想引领,回应普遍需求, 强化实践养成, 号召青年学生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

二、大力推进共青团第二课堂品牌化建设,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 

(六)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强化文化育人。

推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关工作,继续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充分发挥“一校一工程”“一院一品牌”“一 社一特色”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不断挖掘、积极培育新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好学生艺术团队伍,培养青年学生的高雅情趣,进一步丰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教育载体。继续开展“大学生艺术展演”“社团文化周”“元旦晚会”等活动。继续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举办吉首大学第十五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不断满足团员青年高品位、深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供给。

建立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强化实践育人。

——完善“大一志愿服务型、大二专业体验型、大三专业 服务型、大四就业职业型”志愿服务实施体系。探索建立特色服务队,结合专业服务社会,制定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促进方案,逐步建立适应于校内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大型赛会志愿者、专项志愿者等不同类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工作机制。

——继续推进“走进武陵山”吉首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千村调研”、大学生“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活动组织方式,组织教育扶贫、公益扶贫等重点团队,开展若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继续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宣传及招募工作,大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动员更多学生毕业后投身到西部和基层工作中去;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访及服务工作,加强典型人物的评选与宣传。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支教助残帮困”“抗疫志愿服务”“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选送优质项目参加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继续推进构建“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内外结合,校地联动,以校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建设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能力、长才干,建功新时代。

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强化创新育人。 

举办2020年吉首大学“创青春”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制定科学规范的评审方案,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比赛,以赛促建、以赛促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继续办好“起点创业坊”,做好“湖湘青年英才”“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等遴选工作。

主动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强化服务育人。 

——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开展“1+100”联系青年学生制度,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深入实施“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继续编印《新生入学指南》等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入。

——加强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工作,继续建设“青年之家”,依托“青年之声”“JSU 学生服务直通车”平台,征集大学生提案,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听取涉及广大同学切身利益和普遍诉求的问题,形成提案提交学校党政部门并跟进推动问题解决;策划实施学校职能部门与青年学生沟通协调会等工作,搭建学生与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的常态化机制,使广大团员青年始终凝聚在党的周围。

扎实推动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强化网络育人。

——立足宣传、发声的功能定位, 持续深化阵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引领力。将思想政治引领等重点工作融入“青年之声”工作链条,推动 “青年之声”平台优化改革, 聚焦青少年维权,思想释疑解惑、基础团务问答。

——以“小苹果”青年媒体运营中心为枢纽,建设好我校“一网三微QQ联动”的团学新媒体工作矩阵,充分发挥“团聚力”作用,不断提高舆情监控能力和舆论斗争水平。强化文化熏陶,精心创作推出主题文化产品,大力提高网络思想引领的 针对性、实效性。

——促进共青团大数据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团建”。按照摸清组织底数、助力组织整顿的目标,扎实推进系统建设,抓好团员信息录入、团籍管理等工作,新发展团员全部录入系统;做好毕业生团员关系转接工作,全年应届毕业生团员“学社衔接率”不低于93%;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核准和入库,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 计网络化。

——强化氛围营造,推进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围绕“让青春为祖国绽放”“五四精神代代相传”“潇湘红色故事”等重大主题大力开展全媒体主题宣教活动,做好网上思想引领工作。努力打造大众媒体、校园媒体、网络媒体、团属媒体和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为载体的共青团立体“全媒体”传播体系。

三、实施新时代基层团组织建设“固本强基战略”,着力提升学校共青团组织活力

(十)召开吉首大学第十次团代会、第二十次学代会。 

落实团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和学生会改革的具体要求,开好“两

代会”,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强化工作协同,研究团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所面临的新问题、改革的突破口及主线,努力构建 团学工作新常态。

十二持续推进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 见》,聚焦规范化建设、创造力激发、组织力提升,探索开展 基层团组织星级创建评定, 持续抓实后进团支部整顿,加强基 层团组织建设。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理念,持续加强团支部规范化建设,突出团支部政治引领作用,促进班团一体化发展,确保“三会两制一课”、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基础团务扎实有效开展。引导基层团支部增强活动策 划能力,围绕志愿服务、经济助学、就业创业、岗位建功、实践教育等领域形成经常性工作品牌,提升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功能,激发支部组织活力。

十三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

严格团员发展, 突出政治标准, 提高团员质量,做好团籍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等工作。抓好团前教育和入团后的经常教育,改进团员教育管理,把志愿服务作为检验团员先进性的重要实践载体。进一步促进团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探索学生团员彰显团员先进性的具体形式和评价指标,抓好“推优入党”工作,严肃团的纪律,及时处理不合格团员。严格“三会两制一课”, 用好仪式教育,抓好党团衔接、学社衔接。

十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持续加强团干部成长观教育, 引导各级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 保持蓬勃朝气, 展现清风正气, 成为青年榜样。着力强化教育培训, 抓好团干部上讲台、组织调训等制度落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干部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十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专职团干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团会、网络主题讨论等活动载体,营造风清气 正的校园氛围。

四、纵深推进改革再出发,着力提升团的工作和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十)加强我校共青团工作研究。

以开展创新试点工作机制为载体,积极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把握工作规律,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进一步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

十七持续推进学生会改革。

贯彻落实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落实共青团和学联对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管理责任若干规定(试行)》的文件精神,坚持精简原则,明确遴选条件,从学生会运行机制、述职评议制度、从严治会等方面, 分步骤、有层次地完成学生会改革的各项工作。指导学生会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管理。

十八)加强学生社团改革与建设。

积极落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高校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完善学生社团动态评价考核与淘汰机制,提高学生社团质量。鼓励教工党支部联系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学生社团队伍建设和社团专业指导,积极扶持思想政治教育类社团,重点鼓励学术科技类社团,大力发展创新创业类社团,努力倡导志愿公益类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引领社团向正规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切实服务会员、服务学校,发挥好学生社团等相关学生组织作为延伸共青团服务基层的臂膀功能。协助校红十字会工作,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2020年5月6日

 

 

 

 

 

 

 

 

 

 

 

 

 

 

 

 

 

 

 

 

 

 

 

 

 

上一条:校团(2020)10号关于开展2020年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队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校团(2020)8号关于开展吉首大学第五届“孝心大学生”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管理员邮箱:jidatuanwei@163.com

电话:0743-8563619  邮编: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