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赛明 冉璐璐)3月20日,以"走进沙龙工作——共谋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六期"青年之声"主题沙龙在砂子坳校区研究生沙龙教室举行。校团委副书记丁晓岚、大学生艺术团团长易玉茗、校主持人队成员郭思琦与李瑾萱受邀出席,与百余名师生共同回顾成长历程,探讨未来发展。

(图为主持人)
【视听融合启新章】
活动以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拉开序幕,十五期沙龙精彩瞬间的影像串联,生动展现品牌活动的发展轨迹。主持人队成员通过"时光放映"环节,结合自身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经历,揭秘访谈节目制作背后的匠心故事。"每次调整采访提纲的过程,都是与嘉宾深度对话的修行。"郭思琦分享道。

(图为活动现场)
【育人初心话传承】
校团委副书记丁晓岚从"三个育人维度"解读活动宗旨:"沙龙既是思想引领的灯塔,也是能力锻造的熔炉,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她以学生主持团队的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能力提升为实例,印证文化活动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价值。

(图为丁书记发言)
【创新提案展新思】
大学生艺术团团长易玉茗从策划视角提出"参与感提升计划":建议设立"沙龙灵感墙"收集观众创意,配置专属记录本构建知识共享系统,同时建立影像资料云库供师生回溯学习。现场同学当即在传递的记录本上写下"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乡村振兴青年担当"等主题建议。
【多元互动探未来】
自由交流环节掀起思维风暴,同学们既关注专业技巧——"如何把握访谈节奏",也探讨内容创新——"可否采用辩论式沙龙"。主持人团队以"一次设备故障引发的即兴访谈"为例,详解应急预案制定要领,展现专业素养。

(图为活动现场)
“青年之声”沙龙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行动计划的重要载体。十五期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不仅是兴趣引领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活动,更是学生增加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的平台。未来,“青年之声”沙龙的工作将更加常态化、多元化、专业化,为美育行动计划施肥润土。

(图为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