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实践育人实效,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吉首大学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组织发动广大青年,鼓励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秉持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线上便捷与线下实践优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架构,高效汇聚青年力量。
二、活动内容
(一)“党史铸魂育新人”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史教育常态化。鼓励青年学生依托家乡红色文化资源,重走红色之路、再探红色旅程,通过参与走访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寻访革命故事人物,参加红色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有较强感染力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在实践教育的生动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引领大学生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接受国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升华思想。
2.企业实践。进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践工作,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参加实践见习。
3.乡村振兴。动员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难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心理辅导、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社区服务。动员学生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当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等组织队伍,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参与当地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6.兼职锻炼。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基层团组织建设等相关工作,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有力有效赋能基层建设。
7.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文化资源,讲好家乡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网络“云实践”。组织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各学院团组织结合实际,可同时实施若干项实践内容,也可从中选取一到两项逐步推进,突出实践质量,务求实效。
(三)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展——吉首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关于启动吉首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孵化营的预通知》,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学生在寒假社会实践中依托学校办学优势与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实践和科学调研,做好“挑战杯”大学生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筹备与项目孵化工作。
三、活动要求
(一)务实求效,安全第一。各学院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强化实践的安全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建立社会实践安全机制,切实加强寒假社会实践的安全和纪律教育,强调生命与财产安全,守好安全底线,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外出实践安全。
(二)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校院两级开展统筹规划,通过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文件的发布和落实相关通知和要求有序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各学院应动员学生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在“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选择合适的岗位,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填写附件《吉首大学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见吉首大学先锋网“下载专区”),实践地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交学院团委。
(三)全面宣传,扩大影响。各学院要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记录并发布带有#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话题的实践日常,展现美丽家乡,讲好家乡故事。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进一步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学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情况将作为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学院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实时报道实践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特色。
(四)表彰模范,凸显成效。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积分认定范围。各学院要在下学期开学后全面做好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收集好学生的实践活动登记表等材料,作为“第二课堂”积分认定的依据。各学院团委要及时对实践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包括基本情况、先进事迹和宣传报道材料等。各学院团委根据本院学生实践情况,按学生总数1%的比例进行评优,并于2025年2月28日前将本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材料(学院团委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优汇总名单、优秀个人相关材料)电子材料发送至jidatuanwei@163.com,校团委将组织统一表彰。联系人:李宏,联系方式:15174389830。
附件:吉首大学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