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先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建设 | 思想引领 | 团务公开 | 社会实践 | 创新创业 | 校园文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 童心绘家乡:孩子们眼中的洞...
· 勤劳与坚守:洞坎河村蒋传宏...
· 坚毅笃行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淬...
· 2024年吉首大学“芙蓉学子·乡...
· 2024吉首大学“芙蓉学子·乡村...
· “云上学堂”启航守初心,洞...
· 遇见扎染,“布”里生花——...
· 吉首大学“政能量”社会实践...
· 吉首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深入凤...
· 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心系旅农...

吉首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深入凤凰村寨 探寻苗绣文化赋能机制

2024年09月03日 11:17  点击:[]

(通讯员 陈歆 李香桂)为深入挖掘湘西苗绣文化内涵,推动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2日,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非遗苗绣·“湘”村振兴专业实践团前往湘西州凤凰县沱江镇大坳村锦绣堂、凤凰山江苗族博物馆、山江早岗古苗寨老家寨等地展开调研,探索苗绣文化的精神内核、艺术价值与其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作为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苗绣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和宝贵财富

锦绣堂二楼的展厅,湘西州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向秀平一边指着身旁长148米的《苗族古歌史诗绣卷》,一边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着它的文化价值与创作历程

以绣记史,以史展绣。据了解,《苗族古歌史诗绣卷》取材于苗族史诗《苗族古歌》绣制了从盘古开天地、蚩尤战炎帝、黄帝到苗族大迁进、苗民起义、武陵山片区苗族人民生活变化等一百多个场景,艺术地再现了苗族社会发展史。该绣品由向秀平自筹资金170余万元,历经10年搜集资料与精心准备,带领48名绣,刺绣七亿三千五百八十四万针而完成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苗绣”

                                 

向秀平展示《苗族古歌史诗绣卷》

苗绣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的艺术价值文化意义都应该得到重视”向秀平向实践团成员说道。在她看来,苗绣中蕴含的图案和符号是一种无的语言,记录了苗族的迁徙历史和生活方式。要真正了解和欣赏苗绣,就必须深入了解苗族的文化和历史只有当消费者理解并欣赏苗绣的深层含义时,才会愿意为之买单。

在向秀平的指引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凤凰山江苗族博物馆,深入了解苗族历史与苗绣文化。

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2002年创办,由沈从文题写馆名、宋祖英任名誉馆长。该馆共设有苗族普通农舍、殷实人家、服饰掠影、绣女之家等九个展馆,收录藏品10016件套(14278件),在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苗绣堪称苗族的‘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吴利军介绍道。在她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苗族五次大迁徙的历史,以及苗族的傩戏文化、农耕文化龙文化、婚俗文化、服饰文化等。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苗族姑娘出嫁前展示聪明才智的“毕业证书”,生动再现了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坡水边,与花鸟做伴的人情、鸟情花情,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更为苗绣产业赋予了灵魂,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 

                                  

 博物馆讲解员吴利军介绍苗绣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为探索苗绣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成果,实践团继续深入凤凰县早岗古苗寨、老家寨调研当地村民对苗绣文化的传承推广情况。调查发现,村中大多是留守老人,她们几岁就苗绣,现在也经常绣花赶集售卖。但村中年轻人对苗绣知之甚少,苗绣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

                                   

 实践团成员访谈早岗古苗寨村民

“村里年轻人要么出去干活,要么在当地景区上班,本都不学了。”老家寨绣娘吴梅青如是说。

本次调研,不仅为实践团成员打下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基础,也发现了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待破解的难题,对湘西苗绣产业调研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条:吉首大学“政能量”社会实践队:领略湘西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下一条: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心系旅农”文旅志愿服务支队:以光影为桥,共筑童心生态梦

关闭

版权所有: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管理员邮箱:jidatuanwei@163.com

电话:0743-8563619  邮编: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