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三下乡:乡村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通讯员 任甜甜)一场深入的乡村调研活动在花垣县雅酉镇展开,聚焦当地特色包谷酒产业,却意外收获一幅乡村多元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调研团队深入乡村,对苞谷酒产业进行细致调研。苞谷酒作为当地传统特色产业,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村民们的经济来源远不止于此,多元化的副产业如繁星般点缀着乡村的经济版图。

乡村扶贫工作犹如春风化雨,为村民们带来新的希望。引入蜂种作为副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一大亮点。蜜蜂的引入不仅为村民增加一笔可观的年收入,更在不经意间为乡村生态平衡做出贡献。蜜蜂采蜜助力植物授粉,促进乡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这一副产业也完善了乡村多元化产业链,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扶贫工作人员敲开每一户大门,将帮扶政策落到实处,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 蜂箱——脱贫的小妙招)

除此之外,村民们还积极发展其他副产业。烟草种植在乡村广泛开展,为村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一些村民开设家庭废品站,变废为宝,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又增加家庭收入。而油菜种植更是展现出村民们的智慧,油菜不仅能满足日常食用需求,还能榨出菜籽油这一农副产品,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收入来源。这些多元化产业的发展,正是“多元化产业正兴乡村”政策的生动实践。该政策旨在通过引导村民发展多种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多元化产业的优势不言而喻,它提高村民的收益,使村民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具有更强的机动性,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风险。

变废为宝——家庭废品站

然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产品产出,但仍有许多新一辈选择外出打工,导致许多孩童成为留守儿童。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些副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村民的经济压力,但治标不治本。目前,当务之急是将现以家庭单位的包谷酒产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主产业链。引入新人才,实现包谷酒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将包谷酒的名气宣扬出去,打造出属于乡村自己的酒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带动乡村富起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在有主产业加持的多元化产业的推动下,相信这个乡村将在未来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持续为乡村的发展助力,与村民携手奔赴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