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怡琳 彭之威)2025年7月22日,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屋场到风景”研究生实践团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街道郝坪社区开展了“近郊型乡村美丽屋场建设”专项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访谈以及与社区工作人员、村民和民宿经营者的深入交流,了解该社区在“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故事。此次调研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专业背景,探索近郊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的实践路径,助力推动乡村空间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以青年学术力量赋能乡村建设。
实践团的足迹遍布郝坪社区的各个角落。成员们走在拓宽的乡村道路上,眼前是整治一新的院落和遍植花草的公共空间——这正是社区“美丽屋场”建设的生动缩影。据走访观察,社区通过“集体经济牵头施工、屋场管委会分片管理、全体居民参与”的模式,实现了房前屋后焕然一新:集体化粪池、沟渠加盖板、道路旁无乱堆乱放,垃圾分类和家禽圈养已成常态。
(图为郝坪社区“美丽屋场”建设示范点——郝坪屋场实景 李丹 摄)
与民宿老板张大哥的面对面交流,成为实践团的亮点时刻。在社区一家新开的民宿里,张大哥热情且自豪的讲述变迁故事,以前这里游客较少,现在美丽屋场建好了,游客多了,居民腰包鼓了,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这则故事被团队成员记录为“泥土芬芳里的感动”,建设带来了经济红利与人文温度。
调研结果表明,郝坪社区的成功源于“群众主体”机制。实践团发现,社区通过屋场会凝聚共识,居民从“旁观者”变“主力军”,带动了环境与旅游双赢,社区绿化覆盖率提升30%,旅游收入年增长40%。美丽屋场不是“盆景”,而是“风景”。它证明,人居环境提质能激活内生动力,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地。
(图为"屋场到风景"研究生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李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