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馆概况
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内,地处张家界景区交通枢纽地段,分设武陵木雕艺术馆与名匾博物馆,内含湘军统帅曾国藩、著名贪官和珅、蒋介石、王阳明等名人真迹,木材范围涉及到酸枝木、乌木与金丝楠木等,是张家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家界文化之魂。武陵木雕艺术馆兼具自然之伟力,艺术之精湛,木雕展品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古朴神秘的傩面具,庄重肃穆的阴沉木十八罗汉,气势磅礴的九五之尊,华美大气的金丝楠大茶几。这些埋藏千年的古木走出历史风尘,绽放出令世人惊艳的艺术生命力。名匾博物馆是少数以收藏匾额为主的博物馆,分民俗厅、名人厅、状元厅、湖湘厅依次展览。分别陈列有民俗寿喜匾,王阳明、林则徐、蒋介石、等军政名人题字匾,状元、榜眼、探花匾,曾国藩、刘长佑、彭玉麟、等抗击太平天国或晚清重臣的匾额。
二、场馆布局与展示内容
(一)名匾博物馆:播报编辑匾额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的木牌,横者为匾,竖者为额,通常统称为匾。匾额起源于秦代,2000多年来,它融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之大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匾额可分为堂号匾、牌坊匾、寿喜匾、字号匾、题字匾。比较受人欢迎的是文人题字匾和座右铭式的匾。着眼于匾额材料的不同,匾额大致可分为木刻匾、石刻匾和灰制匾。本馆藏品1000余件,共分四厅:民俗厅、名人厅、状元厅、湖湘文化厅。
2、民俗厅:主要展示民俗寿喜匾,正堂中央的神龛为我国最大的神龛之一,两边陈列的太师椅和千工床(滴水床)为古代民俗家具珍品。名人厅藏有王阳明、林则徐、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蒋介石、林森、谭延闿等军政文化名人具名题字匾。状元厅共收状元、榜眼、探花匾108块,是全国收藏状元木匾真迹较多的。其中“闱分两广”匾为明初永乐状元曾棨所题,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状元木匾真迹,距今600余年。湖湘厅主要陈列的是湘军将领和其他湖湘军政文化名人匾,其中有曾国藩、曾国荃、刘长佑、刘坤一、彭玉麟等人具名的匾和碑。本馆所藏匾额,数量多,品相好,题材广阔,意蕴深厚,具有重要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价值。 民俗厅主要展示民俗寿喜匾,正堂中央的神龛为我国最大的神龛之一,两边陈列的太师椅和千工床(滴水床)为古代民俗家具珍品。正堂两边陈列的太师椅和千工床(滴水床)为古代民俗家具珍品。正堂两角陈列有蒋中正题写的“永式慈徽”石刻和清光绪年间雕刻的《奉天敕命》一吨重圣旨石碑,以及林则徐题写的木匾《文魁》、《为善最乐》、《文元》。
2、名人厅: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主要展示王阳明、刘鸿、和珅、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于右任、林森、谭钟麟、谭延闿等军政文化名人以及薛岳、陈诚、罗卓英、郭伯礼等抗日名将具名题字匾。其中有集心学之大成,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的王阳明(即王守仁)所题对联。
3、状元厅:展出状元、榜眼、探花匾108块,是全国博物馆收藏状元木匾真迹数量之最。其中“闱分两广”匾为明初永乐状元曾棨所题,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状元木匾真迹,距今600余年。
4、湖湘文化厅: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主要陈列湘军将领和其他湖湘军政文化名人匾,有曾国藩、曾国荃、刘长佑、刘坤一、彭玉麟、席宝田等人具名的匾和碑。本厅精品众多、重器云集。主要代表作品有:湘军将帅旗帜“龙蟠”;湘军首领曾国藩、水师统帅彭玉麟奏请光绪帝册封水师提督成发翔为振威将军的汉白玉圣旨碑;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状元王会龙题写的状元石刻真迹“宋故通判朝请雷君”墓志铭;明洪武申戍年贺守贞题写的木匾《功在社稷》等。
(二)艺术馆简介:播报编辑木雕艺术是一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独特艺术样式。木雕艺术创作,七分自然,三分雕饰,兼具自然美和人文美,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着眼于创作题材的不同,人们习惯于把木雕艺术区分为建筑构件木雕、家具木雕、工艺品木雕、宗教和祭祀木雕等类别。武陵山区木材资源丰富,人文精神独特,自古以来,木雕艺术创作世代相传,木雕艺术作品独树一帜。在木雕艺术大家族中,武陵木雕艺术占文化复兴之天时,得山青水秀之地利,兼民族融合之人和,其审美风格,素以朴野粗犷、清新自然而著称于世。本馆是武陵木雕艺术精品的汇萃集成。展品500余件,共分五厅:儒道文化厅、佛国厅、傩面具厅、民俗厅、金丝楠木厅。依题材而言,本馆展品以工艺木雕、宗教和祭祀木雕为主;依地域而言,本馆展品来自武陵山片区11个地、州、市;依影响而言,来自湖南洞口县的洞口傅氏木雕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傩面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材质而言,本馆展品有华丽的金丝楠木、名贵的阴沉木(乌木)、坚硬的酸枝木、巧夺天工的树根树瘤等。所有这些展品,形制或有大小,质地或有细粗,色彩或有妍媸,影响或有远近,价格或有高低,情调或有庄谐,但无一不是武陵山区各民族文化精神的生动写照,无一不是武陵木雕艺术独特审美风格的灿然呈现。
1、儒道厅: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形成了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子百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后世影响极大,形成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本厅展品,选材多用楠木、酸枝木、阴沉木等材质各异的千年古木,木雕大师因材施工,缘木赋形,以巧夺天工之绝技,艺术呈现了孔子、老子等儒道历史文化名人的风神气韵。
2、傩面厅: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傩文化是集傩仪、傩祭、傩戏、傩技、傩面具、傩俗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远古原始人狩猎扮兽驱赶舞,经千年流布,形成东亚傩文化圈,衍生出赶鬼、打鬼、不怕鬼的傩文化精神。面具是神灵的象征,民间有“戴上面壳(具)是神,取下面壳(具)是人”之说。本厅展出的近百件傩面具,文武旦丑角色各异,性格鲜明,或温善,或凶残;或忠义,或奸佞;或英武,或妍丽。雕工刻法各不相同,是我国民间雕刻的艺术瑰宝,其五首连体的对柱面具更是世所罕见。本厅展出的十二兽首,全部采用千年阴沉木(乌木)雕刻而成,兽首的形状和尺寸比例取自北京圆明园实物(黄铜制作,部分已流落海外),尤显珍贵。
3、佛国厅: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佛教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即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经文化碰撞融合,逐步演化为中国化的佛教。儒、道、佛合流,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本厅藏有十八罗汉、弥勒佛、达摩、九五之尊等木雕作品。其中的《九五之尊》以9头狮子5个童子围绕弥勒佛的形象构思,经由4名雕刻大师耗时一年半时间完成,其红樟木香味沁人心脾。《达摩》面壁沉思之智者形象令人过目难忘。民俗厅中国文化自周公旦制礼作乐以降,十分注重生活化、民俗化。多姿多彩、意蕴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其“刚健清新”(鲁迅语)之气,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本厅多以神话传说和民间生活为题材,雕刻作品有《天女散花》、《二龙戏珠》、《渔翁垂钓》、《仕女凝眸》、《硕果累累》等。材料多选用楠木、香樟木、红榉木等名贵木材,寄托了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向往。《天女散花》作品中的牡丹花、喜鹊鸟的阴刻手法尤为精细绝美,巧夺天工。
4、金丝楠木厅:张家界市学苑博物馆金丝楠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贵木材,在明朝末期已濒临灭绝。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建筑偶见之,由此可见其材质之尊贵。本厅展品多为未经雕刻或稍作雕刻的天然金丝楠木,观者可近睹原生态的纹理脉络,品味自然天成的金黄色彩。
三、建馆意义与价值
张家界学苑博物馆位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内,地处张家界景区交通枢纽地段,分设武陵木雕艺术馆与名匾博物馆,内含湘军统帅曾国藩、著名贪官和珅、蒋介石、王阳明等名人真迹,木材范围涉及到酸枝木、乌木与金丝楠木等,是张家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家界文化之魂。
武陵木雕艺术馆兼具自然之伟力,艺术之精湛,木雕展品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古朴神秘的傩面具,庄重肃穆的阴沉木十八罗汉,气势磅礴的九五之尊,华美大气的金丝楠大茶几。这些埋藏千年的古木走出历史风尘,绽放出令世人惊艳的艺术生命力。